咖灰拌糖

没粮,黑泥洞,过激,脾气很坏。
吃粮找@半甜的糖。
关注默认你愿意接受我言论骚扰。

今天看了个说是被删掉的,关于舌尖1的稿子。

Emmm删稿理由是“导向不对”,但是通篇看下来个人感觉夸奖的辞藻都很克制了,更是不存在捧一踩一的问题。唯一让我觉得眉头一跳,可能引起审稿人员不适的一句话是一个直接引用,提到了“陈词滥调”,目标指向CCAV

在此暂按为何这句话会被我认为是稿件被杀的原因,以及为何撰稿人并不觉得有何问题。

其中涉及到了在文章中使用直接引用的手法和意图达到的效果,以及阅读者主观臆断上的受到自身知识文化影响一些辩证,比较复杂。

先感慨一下审稿人阅读理解水平还需要提高,同时我发散性地想到了一点别的东西。

仍然关于理解能力

我仍然记得前几年,曾经因为我在一个相对同龄的群内,在发表自身意见时说到了“存在即合理”,而被好几个人指责。

当时我感到委屈和无辜,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确实并非我引证错误,但在理解上出现了分歧。

对“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出现了问题。

似乎存在即合理总是暗示事物存在就是正确的,因此当我使用该句时表达对目前状况的无奈时,其他人的误读了我的意见。

我不得不花费成吨的口舌同所有人一点一点解释黑格尔这句人人都听过、人人都知道的名言中的“合理”,并非中文语境常用的“正确”含义。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是表示这件事的出现符合因果逻辑,并不代表它存在,它就是正确的。

举例说明。

A很穷,A想要钱,于是A偷盗。(因果成立,偷盗行为错误)

A很穷,A想要钱,于是A努力工作。(因果成立,努力工作行为正确)

但这两种情况都适用“存在即合理”,理由均为穷和想要钱,然而在表现行为上出现的是截然相反的正误。

存在即合理并不为错误的行为开脱。

好在当时最后我解释清楚了,但这仍然是一次失败的沟通经历。等到事后,当我开始总结问题时,我又发现了另一件事。

国人爱用百度,键入“存在即合理”时,百度结果的首条百度百科“存在即合理”解释非常清晰。

——不仅清晰,而且篇幅很短,语言简洁,不引发“太长不看”“太过哲学难懂”诸如此类的阅读困难。

同时在wikipedia中也有这样的一句:“实际上黑格尔并没有为这些权力形式辩护,只是认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为这些权力存在,所以也是合理的。”

那么,为什么“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在广泛使用中和认识中仍然存在认识偏差

我想是因为它太过于直白,五个字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很多人在想当然地用中文语境来解释它为“存在的东西就是对的”之后,很少有人愿意再额外地花一步去搜索和查询,是否这句话确实是这个意思。而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错误的意思一再传播后,更多的人在初次接触此句时就被误导了错误的理解,再由于不愿意去搜索和验证,错误便越传越广。

许多哲学语句的精神和内涵,甚至不止是哲学语句的内涵,还包括流行语、常用语最终被误读和曲解,都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不知道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什么,原来我用了十几年/几十年的某词居然都用错了?

我有过。

坦白的说我现在写文码字,经常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查询证据、资料和证实词汇真实含义上——写文十分钟,考据一小时。虽然伴有夸张,并非我随口说说的玩笑话,甚至有时这个比例更为差距悬殊。

同样举例。官x和春x上被错误使用的流行语两则。

引发应援舞界重大不适的“为祖国打call(打电话)”。

本届春x开头第一条被送入墓地的“请开始你的表演”。

事实上如果本着求真问实的态度,多去查询,多去搜索,网络的平台并非不能还原出流行语最终的源头和曲折的变化流行过程,在融入使用时自然就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然而事实上,其他人能很明确地感觉到使用者仅仅是做了一个“跟风行为”——大家都在用,为了融入集体,我也跟着用,这样我和大家就一样了——他并不理解这个词语为何被这个团体的其他人使用、使用时又是何种心态,因此他使用起来就会让其他人感觉到本能的不适。

不懂装懂的行为,如今由于出现的场合往往紧随网络中一阵潮流的兴起(包括但不仅限于各种行为、喜好、意见表达模式等),被更多的引申形容为“跟风”。

讨厌“跟风狗”,实际上更多的是讨厌一些人“不懂装懂”“瞎起劲”。

然而话转百回,这里需要提出两个问题。

一、人为什么要不懂装懂?

二、是否有些人并非想要不懂装懂,而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理解?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各种复杂的理论和体系,而且往往各人拥有不同的理解,直白且伤人的说法则涉及到虚荣心,强烈的集体意识,抱团心理等等。

但在第二个问题上,我在上方的内容中已经粗略地提到了一点,但要深入展开,却并不比第一个问题简单。

只想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抛砖引玉,引发我自己更深的思考,如果可以的话,也希望能引起其他人的思考。

而之所以我会在一系列的思考后将重点集中在这里,事实上,回到开头关于舌尖1的那篇稿件为何被毙。

我认为,恐怕是因为审稿人不明白在刊登的文章中直接引用的用法,和读者阅读时采取的理解模式,和阅读散文、记叙文时截然不同。

不过在我的认识范畴中,大多数人似乎都是不明白这一点的,我本人,若非学术专业对新闻、议论之类的东西有过一点专业性的了解,也是不明白这一点的。

而在撰稿人的认识中,他对于直接引用的使用和认识是正确的,因此没有察觉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而作为文字工作者,作为我,我能从中得到的启示,无外乎今后还是要再更多的避免使用有广泛谬误的词汇和语句了。

不得已一定要用的话,从传播和沟通的角度来准备,不仅是预防,也是自己的心理和精神建设。

一,进行充足的解释。

二,做好被误会的准备。


本来还想讲讲关于逻辑上的问题。

论题大概是:

“好”的对立面是“不好”,但“不好”不等于“坏”;

“坏”的对立面是“不坏”,但“不坏”不等于“好”;

“好”和“坏”之间还存在“不好不坏”“一般般”;

而我认识到的有些事里表现出来某些人的逻辑能力吧……

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清楚“或、与、非”和“真、假、否、逆”了。

比如这个舌尖1的稿子被毙里体现出来的审稿人逻辑能力就非常让人感到捉急。

但是我累了,以后有机会再扯吧。

评论
©咖灰拌糖 | Powered by LOFTER